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信息 >工作动态
跑出加速度奋力走前列——市供销社2021年一季度工作总结和二季度思路谋划
发布时间:2021-04-23信息来源:湖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字体:【

       一季度,市供销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锚定乡村振兴战略,开展“聚力三服务 五战开新局”活动,深化综合改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34.7亿元,同比上升42.2%;全资控股企业利润达3853万元,列全省系统第二位,顺利实现开门红,上海、新疆以及杭州、马鞍山等地供销社来湖州考察学习。

       一、谋划新开局,实现开门红

       1.提高发展目标定位。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委托上海福卡智库高起点编制市供销社“十四五”规划,实施六大战略、创新六大领域、聚焦六大业务,着力打造数字供销、服务供销、实力供销、改革供销、旗帜供销“五张名片”,全力构建湖州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服务的综合平台,“三农”要素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关键纽带,努力成为推动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定海神针”,争当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二是明确目标责任。制定年度工作要点,细化任务分解和工作举措,挂图作战,实绩比拼,深入推进改革强社、服务立社、夯基建社、从严治社,全系统计划今年投资12亿元,力争实现销售总额160亿元,增长10%,全资控股、控股企业利润总额2.47亿元,增长4%,确保湖州供销合作事业继续走在全省系统前列。

       2.提升农合联服务水平。一是抓好春耕备耕。在吴兴区举办“供销聚力三服务,春耕备耕六下乡”启动仪式,现场为农户优惠供应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20余吨,免费开展农技咨询、农技推广等6大服务,对接吴兴农商行为农业企业和主体授信2670万元。春耕期间,已为200户低收入农户赠送农资,为产业农合联赠送农资12吨。一季度供应化肥7000吨,完成农资应急储备任务,市级储备农药12吨、化肥2700吨。二是保障年货供应。为有序引导人民群众就地过年、加强生活保障,作为市稳供保价专班成员单位,强化督导、协调,确保责任辖区和社属企业供应到位。全市供销系统举办了湖州网上年货节、网上名特优农产品新春大联展、两山集市年货节等6场网上年货供应活动。据统计,在线流量累计达到百万人次,直接销售农产品460余万元。一季度全系统销售农产品5.4亿元,电子商务销售额3600万元。三是做好农村服务。创新信用服务,加强市农合联“兴农贷”推介,在德清召开农合联金融服务推进会,已完成兴农贷发生7笔,涉及贷款金额570万元。一季度农合联会员授信额达到22亿元,担保1.8亿元。

       3.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顺利实现开门红。积极抓好国内消费双循环,经济指标增速明显加快,增速增均在两位数以上。一季度,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34.7亿元,同比去年上升42.2%,其中53家企业销售28.3亿元,同比增长50.2%,基层供销社销售6.4亿元,同比增长178%,德清县供销社销售2.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二是稳步推进供销集团建设。组织召开供销集团发展大会,梳理15个合作项目,主要涉及农资服务、绿色建材、高效农业、类金融、股权收购。与美信佳集团合作成立美城房地产公司,正式进军房地产开发行业,投资基金,跨出资本市场第一步。集团企业运行良好,一季度完成销售亿23.2元,同比增长50.2%。浙北大厦集团快速发展,1-3月销售总额为13.96亿元,同比增长93.2%;实现利润总额1900万元,同比增长137.7%,便利店达到93家,社区团达到89家,团员3万多人。三是加快“走出去”发展。与上海市供销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上海供销e家”和“湖州两山农品汇”合作,拓展平台间农产品流通渠道和业务范围。与浙江农合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在数字农合联建设、消费品、农产品供应链打造等三个方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与合肥供销社合作,安徽浙北金瑞超市恒丰店竣工开业。目前江西开业6家,安徽开业4家。

       4.推进全面从严治社。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召开全系统党建大会,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出“党史天天读”学习课堂,深耕“书香供销”,推进基层农合联“云支部”建设。二是抓好庆祝活动。制定《市供销社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方案》,举办建党百年纪念大会、微党课大赛等十大红色活动。三是推进重点整治。召开供销系统腐败和作风问题重点整治动员部署会,层层签订责任书,梳理权利和问题两张清单,配合市委巡察回访和三责任联审,推进“清廉供销”项目化,推进体制改革和规章制度“废、改、立”。

       二、下一步工作

       围绕新时代乡村振兴,着力打造农合联建设“金名片”、争当湖州农业现代化主力军、推动社有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全面从严治社“五个着力”工程,奋力打造“四个供销”,跑出加速度,确保半年红。

       1.创新数字供销。一是强化组织推进。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成立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设立机关整体智治、数字农合联、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工作四个推进小组,细化方案,明确目标和责任分工。二是加强数字项目建设。重点建设机关“政务通”和两个乡村振兴应用项目,推进“浙北数字驾驶窗”项目建设,加快浙北大厦集团整体数字化建设转型,推动“湖州智慧菜场”推广,计划完成红丰、仁皇山等5家农贸市场的智慧化改造,上线超级菜场APP端,同时在湖州全城复制。三是推动基层数字化改革。推进吴兴区八里店尹家圩300亩稻渔综合养殖项目及道场钱山下粮油两个示范基地数字农合联建设,列入区委、区政府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南浔区红美人柑橘园区高标准农业物联网系统建设,加快菱湖渔业综合体数字化项目建设,计划建设形成6个平台,提供渔产销售、金融贷款、尾水监控、鱼病防治等数字化服务。

       2.完善服务供销。一是优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生产服务、城乡商贸服务、农村信用服务、城乡环境服务“四个体系”建设,全年新建省级城乡商贸服务中心6个,新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8个,改造薄弱社11家,创建全省百强基层社6家,组织参加各类农事节庆30场次以上,各类服务面积在60万亩以上。二是优化“三农”金融服务。更大力度发挥市农民合作基金作用,设立“兴农贷”,为产业农合联会员贷款贴息,降低融资成本,健全风险补偿金融服务机制。新开发农业供应链金融或其他信贷服务产品5个,会员授信率保持100%,授信额达到24亿元,100万元以下免担保贷款余额2.2亿元,涉农担保7亿元,新增涉农保险品种5个。三是优化乡村环境治理。持续承接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确保全年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超90%,处置率达到100%。

       3.壮大实力供销。一是做实项目建设。全市供销系统建设项目26个,总投资48.2亿元,其中亿元项目9个,市本级有16个项目。二季度完成投资额6亿元,力争浙北智慧物流中心、浙北会员商业中心、织里浙北城市广场等重点项目年前竣工。二是做大供销集团。集中财力办大事,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投资额超10亿元,向百亿集团进军,营业总收入力争达到90亿元、增长10%,利润总额达到1.88亿元、同比增长10%。三是做强浙北大厦集团。积极开展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凝心聚力打造“旗舰浙北”“数字浙北”“时尚浙北”“体验浙北”“高效浙北”“平安浙北”,着力打造大数据时代下新零售排头兵,实现销售总额55亿元,增长17%,实现利润总额 9000 万元,增长20%。

       4.拓展品牌供销。一是推进湖州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持续把生态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深化两山农品汇建设,新增供应基地10个,推进吴上新鲜、南浔知味等6个区域品牌建设,品牌门店达到150家,全力筹办第二届湖交会农展馆。二是加快湖州农产品“走出去”。深化与上海市供销社合作,让更多湖州老字号和名特优农产品走入长三角各大城市。推动与浙江农合公司“1+3”合作落地,加快组建供应链公司,推动湖羊产品走进省内各大高校食堂。湖州市对口地区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两山农品汇龙之梦门店计划“五一”节前全面开业。端午期间,借力网络带货,力推湖州粽子畅销全国。三是做大湖州品牌农业。以农合联建设为载体,新建产业农合联6家,总数达到42家,基本覆盖湖州农业主导产业,会员达到2300个,努力建设千亩级规模化现代农业园区和300亩以上的农业基地。吴兴太湖蟹产业农合联基地达到4000亩,年产量90万斤以上,数字渔仓日供淡水鱼达到1.5万斤,菱湖渔都日交易量达到10万斤以上,成为浙北地区最大淡水鱼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