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务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社务公开
2021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1-06-10 信息来源:湖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字体:【

       今年以来,市供销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对标对表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以深化“三位一体”改革为重点,以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为目标,着力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大力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转型发展社有经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展现供销作为,各项工作取得全面进展。1至6月,全系统预计实现商品销售额70.26亿元,同比增长12.8%,为助力全市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1.提高发展目标定位。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委托上海咨询单位高起点编制市供销社“十四五”规划,实施六大战略、创新六大领域、聚焦六大业务,着力打造数字供销、服务供销、实力供销、改革供销、旗帜供销“五张名片”,全力构建湖州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服务的综合平台,“三农”要素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关键纽带,努力成为推动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定海神针”,争当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二是明确目标责任。制定年度工作要点,细化任务分解和工作举措,挂图作战,实绩比拼,深入推进改革强社、服务立社、夯基建社、从严治社,全系统计划今年投资12亿元,经济增速保持在10%以上,全资控股、控股企业利润总额2.5亿元,确保在全省前三位,继续走在全省系统前列。

       2.提升农合联服务水平。一是抓好春耕备耕。在吴兴区举办“供销聚力三服务,春耕备耕六下乡”启动仪式,现场为农户优惠供应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20余吨,免费开展农技咨询、农技推广等6大服务,对接吴兴农商行为农业企业和主体授信2670万元。春耕期间,已为200户低收入农户赠送农资,为产业农合联赠送农资12吨。1至6月预计供应化肥11万多吨,完成市级农资应急储备任务,储备农药12吨,化肥2700吨;累计新增庄稼医院5个。二是保障年货供应。为有序引导人民群众就地过年、加强生活保障,作为市稳供保价专班成员单位,强化督导、协调,确保责任辖区和社属企业供应到位。全市供销系统举办了湖州网上年货节、网上名特优农产品新春大联展、两山集市年货节等6场网上年货供应活动。据统计,在线流量累计达到百万人次,直接销售农产品460余万元。上半年计划完成农事节庆活动17场,全系统销售农产品15.8亿元,电子商务销售额7840万元。三是推广数字农合联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成立领导小组,设立四个推进小组,加快推进“数字农合联”“浙北数字驾驶窗”等项目,加强农合联生产、供销、信用服务需求与供给的数字赋能,加快浙北大厦集团整体数字化建设转型。四是开展供销合作社城乡双促行动。持续促进“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双向流通,协调推进与浙江农合联公司共同建设的统仓统配供应链项目。五是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信用服务方式,在德清召开农合联金融服务推进会,依托湖州市农民合作基金建立推广市农合联“兴农贷”,上半年贷款余额600余万元,农合联会员授信额预计超23.3亿元,担保3.2亿元,较好保障了农民融资需求。

       3.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经济指标高位增长。积极抓好国内消费双循环,经济指标增速明显加快,增速增均在两位数以上。上半年,全系统预计销售总额超70亿元,同比去年上升13%,其中区县供销社平均增长17%,企业平均增长11%。二是积极推进供销集团建设。组织召开供销集团发展大会,梳理15个合作项目,主要涉及农资服务、绿色建材、高效农业、类金融、股权收购。与美信佳集团合作成立美城房地产公司,正式进军房地产开发行业,投资基金,跨出资本市场第一步。浙北大厦集团投资的上海肇民科技公司在深交所上市。集团企业运行良好,上半年预计完成销售亿37.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800万元。其中浙北半年销售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40%。三是加快“走出去”发展。与上海市供销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上海供销e家”和“湖州两山农品汇”合作,与光明集团、清美蔬菜集团合作,拓展平台间农产品流通渠道和业务范围,主攻上海“菜篮子”。与浙江农合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在数字农合联建设、消费品、农产品供应链打造等三个方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与合肥供销社合作,安徽浙北金瑞超市恒丰店竣工开业。目前浙北大厦超市在江西开业6家,安徽开业4家。

       4.推进全面从严治社。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召开全系统党建大会,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出“党史天天读”学习课堂,深耕“书香供销”,推进基层农合联“云支部”建设。二是抓好庆祝活动。制定《市供销社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方案》,陆续开展供销特色的微党课大赛、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讲座、建党百年纪念大会等十大红色活动。三是推进重点整治。推进“清廉供销”项目化,召开供销系统腐败和作风问题重点整治动员部署会,层层签订责任书,梳理权利和问题两张清单,16个问题8个提前整改或解决,推进体制改革和规章制度“废、改、立”,新出台相关制度11项。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围绕新时代乡村振兴,强化任务指标落实,跑出加速度,确保全年红,着力打造金名片,建设示范样本。

       1.打造农合联建设“金名片”。一是打造数字农合联。开展各区县农合联主体需求调研,对数字农合联相关项目进行申报和评审,力争在8月底前完成市、县级数字农合联建设。二是实现主导产业农合联全覆盖。新建产业农合联6家,总数达到42家,基本覆盖湖州农业主导产业,在全省领先,会员达到2300个,带动2万户,做强湖州特色产业发展,发挥芦笋、柑橘、太湖蟹等产业在全国的价格指数发布作用。巩固产业农合联消薄增收行动,复制推广长兴“十百千万”扶贫增收模式,保障低收入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打造湖州样本。三是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广全程机械化、数字化生产植保技术,提供“订单式”“保姆式”土地托管等个性服务,各类服务面积在60万亩以上,组织参加各类农事节庆30场次以上。新开发农业供应链金融或其他信贷服务产品5个,会员授信率保持100%,授信额达到24亿元,涉农担保7亿元,新增涉农保险品种5个,确保全年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超90%,处置率达到100%,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推动汽车拆解项目落地。

       2.争当湖州农业现代化排头兵。一是完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生产加工、城乡商贸、农村信用、城乡环境“四个体系”建设,全年新建省级城乡商贸服务中心6个,新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8个,新建庄稼医院8个,创建全省百强基层社6家。二是强化农业数字赋能。推进吴兴区八里店尹家圩稻渔综合养殖项目及道场钱山下粮油示范基地数字化建设,列入区委、区政府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南浔区红美人柑橘园区高标准农业物联网系统建设,推动南浔果蔬高科技孵化园营运,加快菱湖数字渔业综合体建设,扩大在全国的影响力。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努力建设千亩级规模化现代农业园区和300亩以上的农业基地,吴兴太湖蟹产业农合联年产量90万斤以上,南浔双林万亩小龙虾基地年产量达到1500吨,南浔红美人柑橘园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连片自动化大棚设施标准种植园区,年产量达到190万斤,数字渔仓日供淡水鱼达到1.5万斤,菱湖渔都日交易量达到10万斤以上,成为浙北地区最大淡水鱼交易中心。

       3.高质量发展社有经济。一是做实项目建设。全市供销系统建设项目26个,总投资48.2亿元,其中亿元项目9个,市本级有16个项目,全年完成投资额12亿元,力争浙北智慧物流中心、浙北会员商业中心、织里浙北城市广场等重点项目年前竣工。二是做大供销集团。集中财力办大事,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投资额超10亿元,向百亿集团进军,营业总收入力争达到90亿元、增长10%以上,利润总额达到1.88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三是做强浙北大厦集团。积极开展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凝心聚力打造“旗舰浙北”“数字浙北”“时尚浙北”“体验浙北”“高效浙北”“平安浙北”,着力打造大数据时代下新零售排头兵,实现销售总额55亿元,增长17%,实现利润总额 9000 万元,增长20%。

       4.全面推广湖州农产品。一是持续推进生态效益转化。深化两山农品汇建设,进一步激活经营管理机制,线上线下结合,通过合作、入驻、承包等机制,进入上海、杭州、苏州等地大型商超、批发市场,建立准入标准,保障餐桌安全,新增供应基地10个,全年销售3000万元,全系统销售湖州农副产品30亿元。二是加快湖州农产品“走出去”。深化与上海市供销社合作,让更多湖州老字号和名特优农产品走入长三角各大城市。推动与浙江农合公司“1+3”合作落地,加快组建供应链公司,推动湖羊产品走进省内各大高校食堂。全力筹办第二届湖交会农展馆。三是深化区域公共品牌建设。走品牌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湖羊、白茶、太湖蟹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借力网络带货,力推湖州粽子、湖州湖羊畅销全国。加强宣传推介,推进吴上兴鲜、南浔知味等6个区域品牌建设,品牌门店达到2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