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56377047/2025-00008 | 成文日期: | 2025-03-1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今年以来,全市供销社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供销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持续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紧紧围绕“六个新供销”建设,在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提质社有经济发展、提高“三支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今年以来,全省供销社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暨基层组织赋能强基建设工作推进会和全国农担体系与供销社系统合作经验观摩交流会先后在湖召开,央视新闻媒体等多次对我社为农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多项工作受到全国总社、省社的高度肯定。
一、2024年主要工作成效及特色亮点工作
(一)深化改革,推进为农服务高质高效。一是试点经验复制推广。继全省首个试点县长兴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后,全省第一批实施区(县)南浔区“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已全面投入使用,1个区农合联线上服务平台、4个南浔区主导产业数字应用、N个浙农服2.0APP使用端的农合联数字化平台正常运行,新增实施县德清初步完成“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主体框架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000万元,占地面积超8000平方米。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扩面。组建市、县级供销社农资保供专班,完成市本级农资淡季储备任务化肥 10000吨、农药150吨、农膜150吨,开展农资下乡服务活动。全市供销系统销售化肥23万吨,农药7358吨,农膜4680吨,确保了全市农资商品的有效供给。以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为平台,推进“耕种管收烘”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全系统完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105.5万亩次。三是金融助农同向发力。做好三位一体信用服务工作,截至12月底,全系统为农贷款190笔,为农贷款额30亿元;农合联会员授信1480笔,授信额35.6亿元;为农担保1160笔,担保额10.8亿元,推出地方特色金融信贷产品和保险产品40余个。
(二)项目领航,赋能基层组织破浪前行。一是加大扶持基层新力度。坚持以项目为引领、以“赋能强基”为抓手,按照《湖州市供销系统基层组织“赋能强基”攻坚行动方案》,一社一策、因地制宜,对实施项目作出具体部署。印发《基层组织赋能强基建设专项扶持基金管理办法》,已累计启动200余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基层社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快建设基层新项目。加快建设基层新项目。重点对有一定资产基础但发展不均衡的16家基层社进行提升,引入新项目,优化经营管理,通过资产盘活、拓展经营服务等方式激活内生动力。今年以来,全市基层社在建项目22个,总投资1.12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投资项目4个,市、区县联合合作项目2个。三是加强培育基层新动能。对没有基层社或只有牌子无实际经营的基层社进行新建,培育新的服务点,按照项目建设计划改造升级16家基层供销社,建设市级赋能强基示范样板10家,列入省级赋能强基示范样板6家,累计新建基层社将突破12家,到2024年底全市基层供销社累计达52家。
(三)聚力聚焦,打造区域品牌金字招牌。一是着力构建品牌体系。以“两山农品”市级公用品牌为引领,构建市级公用品牌—区县公用品牌、著名产业品牌—企业品牌“1+N+X”的品牌联合运营体系,制定品牌授权标准,完成52家企业授权,授权产品112余种,开展“两山农品·供销集市”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活动130余次。截至目前,品牌销售额实现3.45亿元。二是广泛开展节庆活动。全系统累计举办、参加各类农事节庆活动近200场,其中,2024湖州名特优农产品新春大联展活动展会面积2800平方米,参展单位126家,展位数达143个,现场交易额达1369万元,有效提升了湖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加快建设连锁网络。发挥供销社流通优势,以浙北大厦等商贸流通企业为龙头,强化乡镇商贸实体店、村级综合服务社、社区便利店等建设,布局覆盖城乡的流通连锁网络,积极开展消费品下乡,农产品上行等服务。截止目前,全系统商品销售总额已达223.5亿元,同比增长5.7%。四是全力推进“两新”工作。出台市供销社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三级网络,加快社属企业农业装备和设施更新。计划投资1亿元,将现有的机电调剂市场、农机具、纸板、家电、家具废旧物资等经营主体引入,建设集加工、交易、回收利用等一体的市本级再生资源分拣(处置)中心。社有企业浙北家电有限公司8大区域16家门店积极开展家电以旧换新业务,完成以旧换新超10000套,同比增长超100%。
(四)多点开花,助力社有经济提质增效。一是加快提振社有经济。市供销集团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以项目投资新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社有企业美信佳中维药业公司菱湖镇38000吨纤维素醚新项目被列入南浔区重点项目,2024年4月一期溶剂法生产线顺利实现试生产,8月底第二条工业级生产线进入试生产前的系统调试。该项目计划投资13.4亿元,目前累计投资8亿余元,年产能28000吨,总体产能将达到全国第二、世界第五水平。2024年,供销集团营收116.49亿元,利润2.22亿元。其中本级及所属企业累计实现营收13783万元,利润总额1741万元。供销集团及成员企业项目投资12.3亿元,开工数18个,为农投资完成3.55亿元。二是加快推进冷链项目。湖州供销冷链项目作为市社发展的“一号工程”进展顺利,现已完成项目工程总承包招标和图纸设计工作,取得项目施工许可证,项目工程建设全面展开。该项目位于埭溪镇临港工业园,占地约150余亩,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1.3亿元,已完成投资近1.5亿元。项目预计在2026年正式竣工运营,届时将有效填补我市大型冷链物流配套设施空白,打通鲜活农副产品配送“最后一公里”,为我市在有效服务三农、民生保供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撑。三是加快提升供销农贸。全面运营提升供销农贸市场项目,举办各类特色主题活动,举办“新春钜惠狂欢购”“冠军欧洲VS美食啤酒”等特色主题活动,带动各下属农贸市场客流量提升50%,商户日营收增长约30%,湖州供销中心农贸市场成功新创“浙江省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在中心农贸市场二楼新建“供销集市美食广场”项目,并已建成开业,入驻商户共72户,招商完成率达到90%。
(五)党建引领,锤炼红色供销铁军队伍。一是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制定《市供销社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方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条例》专题学习研讨,邀请市委党校教授专题辅导,开展领导干部“党课下基层”和基层党组织书记讲纪律党课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廉政教育基地现场教学,召开警示教育会。二是深化“党建+”模式。健全党建联建“零距离”机制,深化红色党建与业务融合,在农业服务、基层强基赋能、农产品推广、项目建设、志愿服务等方面创新,深化“一企一品”,打造特色支部。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对基层党组织18个问题抓好整改。结合建党103周年,组织党纪培训、警示教育、七一献血、讲书大赛、红色观影、困难慰问、主题党日“七个一”活动。三是深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省市委关于“三支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深入推动供销干部队伍建设,组织机关、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干部93人赴浙江大学进行供销合作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三位一体”改革提升专题研修培训。修订了《供销集团经营班子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办法》《市农合联执委会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及薪酬制定。针对社有资产管理、财政资使用等8个方面的风险点完善了防控措施,健全了干部廉政档案。
存在问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全市供销合作事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不足,如湖州供销“三位一体”改革工作存在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健全、资源要素需进一步加强、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区县级供销社发展不平衡尚未有效改变,市县联动发展、县际跨域发展、县基一体发展有待进一步突破。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市供销社坚持“大干五年 重振供销”一张蓝图,持续打造“服务新供销、共富新供销、实力新供销、智慧新供销、流通新供销、红色新供销”六个新供销的攻坚之年,市供销社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全市供销社系统的奋斗新坐标、实践新路径、工作新标准,为奋力绘就“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幸福图景贡献供销力量,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巩固全省首批试点县长兴县、第一批实施县南浔区建设工作阶段性成果,推动为农服务中心模块化运作,推广农合联在线数字化平台“浙农服2.0APP”应用,丰富主导产业专享应用开发,建设从线上到线下联动的农事服务中心架构。新增实施县德清县加快农服中心建设,争取年内投入使用。推动产业联结,按照“一业一联”的要求,扩面提质产业农合联。继续深化产业农合联星级评定,规范产业农合联建设,推动农民组织化提升、生产标准化提升、经营品牌化提升和服务专业化提升。积极发挥市、县农村金融服务平台作用,全面开展农合联会员信用等级评定和分类管理,健全农合联会员信用数据库,建立政府支持下由农信机构、担保机构、农合联多方共担的风险分担机制,开发特色农业保险产品。
(二)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按照“改造一批、升级一批、新建一批”的原则,继续深入开展全市基层组织赋能强基攻坚行动,通过“改造升级、联合新建”的方式赋能基层社建设,使之成为镇域流通网络枢纽和为农服务的综合平台,重点打造省市两级示范,形成一批可看、可复制、可持续的省、市级基层组织示范样板。持续推进“小农户入社”全省试点,以土地租金、分红股金、务工薪金、政策资金“四金模式”破解“扩中提低”难题。
(三)着力提升为农服务能级。加快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现代为农服务体系,全面增强生产服务、供销服务、信用服务能力,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发展。持续推进农业生产全产业链服务,大力发展菜单式、全程式土地托管模式,积极开展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品牌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建设,发展标准化、订单化农产品直供配送模式。深化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建设,扩充品牌授权,提升品牌影响力,形成品牌叠加效应。聚焦农业产业特点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健全政银担保一体化金融服务机制,持续扩大特色金融产品的覆盖面,推进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质。
(四)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动供销社社有企业、社会资本保值增值,充分发挥供销集团服务平台作用,集中精力、集中资源要素,加大为农服务项目投入。全力推进供销冷链物流项目,加快项目主体工程施工建设,加大招商力度,引入优质冷链运营商入驻产业园。充分挖掘市农发公司服务优势,做大做强两山农产品贸易公司,利用苏巴什农产品公司平台拓展对口地区农产品销售业务,组建保险代理公司,延伸供销农贸市场托管服务,深化供销集市美食广场运营管理。充分挖掘供销社系统商贸流通企业传统优势,改造升级流通网络,完善城乡流通体系,拓展农文旅项目,提升服务质效。
(五)扎实打造供销铁军队伍。细化党建工作,健全党建联建“零距离”机制,深化红色党建与业务融合,在农业服务、基层强基赋能、农产品推广、项目建设、志愿服务等方面创新,深化“一企一品”,打造特色支部。立足高质量、高起点,深入推动干部队伍、人才和社有企业家队伍和劳动者队伍建设。厚植“清廉供销”之风,健全干部廉政档案,开展领导干部“党课下基层”和基层党组织书记讲纪律,深化落实廉政谈话、廉政承诺、廉洁家书、廉政报告、党纪培训“五个一”要求,进一步增强供销队伍纪法观念和纪律意识。